2021年太难了!钢在吼,银在叫,硅料窜窜窜破140、破150、破160多晶硅料节节攀升的价格时时挑动着光伏人脆弱的神经。
成本方面,我很认可东方希望所介绍的内容,我们也希望能看到明年多晶硅的价格回归理性。在这个行业十几年,多次遇到这样的困难。
18年年底预测,2025年装机超300GW,2030超1000GW,当时在隆基内部都有很多怀疑。这个产品是革我们自己的命,我们从西门子法起家,希望颗粒硅可以在平价上网、碳中和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整个行业可能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情况,都处于库存紧缺的状态。为了解决目前阶段性的供需失衡,我们计划了在宁夏的25万吨硅料项目。当然这其中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还需要不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目前厂家的投资、经营行为,都存在不理性的情况。后面是否再扩,多大规模,要看市场发展。与此同时,英利中国总部所在地保定,是世界自然基金会首批入选的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在保定国家高新区形成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以及输变电智能电网装备为主导产业的研发、生产、服务基地,打造了产业识别度较高的中国电谷品牌。
2015年,英利中国爆发债务危机。为推动能源电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保定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在此期间,国家银保监会、能源局和河北省政府上报的重整方案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多次调度,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等市领导更是持续推动此项工作。同时,借此次展会搭建的平台,我们与华为、中国电建、TUV莱茵等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体系、市场开拓等领域谋求合作,共同打造储能及发电系统的最高行业标准。
一个目标,就是重返光伏行业第一方队。除技术领先外,英利中国的品牌影响力不容小觑,我们在欧洲、美洲、大洋洲、美洲、亚洲设有多家分公司和办事机构,组建了符合当地市场特点的国际销售网络,并且具备良好的售后响应能力。
2012年,全球光伏市场陷入低迷,中国光伏厂商几乎全线亏损,随后英利中国也陷入困境。2020年11月,英利中国正式完成司法重整程序。英利中国必须抓住这个利好时机,努力步入发展快车道。英利中国将按期完成PERC+、Topcon电池及组件产能建设,实现OEM/ODM稳定合作;国际市场恢复产品份额,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尽快实现在国内主板上市。
重整后的英利中国将在哪些方面发力呢?尹绪龙:英利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冬天,但我们的队伍没有垮,技术没有垮,市场没有垮。您认为哪些优势能帮助英利中国找到高质量的合作者呢?尹绪龙:英利中国历来重视前瞻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即使在英利中国最艰难的阶段,科研创新也没有间断过。4月21日,英利中国召开第一次股东会,这是重整计划执行阶段中的关键一步,也是新英利中国的首次亮相。我们将利用技术研发优势,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光伏)建设为契机,实现从光伏技术引领到技术和标准双引领;以技术和质量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产能布局、转换经营模式、完善销售网络、强化成本管理为抓手,重塑民族品牌,展现英利中国新形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新的合作伙伴,搭建轻资产、重创新、高效能的价值共生平台,让英利中国高质量发展,从而为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曾是世界光伏产业标杆企业的英利中国,如何迅速恢复活力,重返行业前列?在第十五届(2021)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上,重整后的英利中国能给人们带来哪些惊喜?针对这些问题,河北日报记者采访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绪龙。英利中国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科技鉴定成果25项,其中3项为国际领先水平,15项为国际先进水平;主持和参与编写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等84项。
自此,英利中国踏上了新征程。为此,我们将在研发上持续发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建设高效产能,提高产品竞争力;创新经营思路,提高运营效率;拓宽合作范围,抢抓市场机遇。
去年11月,保定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批准《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合并重整计划》。总之,我们不仅要顺利完成重整,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让英利中国重新站起来,还要让她站得住站得高从客户需求出发,全系列型谱的全面布局,让隆基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理念再次得到升华。该标准秉承隆基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在每一时期,隆基皆可为客户提供稳健可靠的运营保障,从而实现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的超高价值体验。极限挑战,只为可靠的价值兑现。若以30年生命周期计算,Hi-MO N组件的转换效率最终将比市场主流产品高出2.45%左右。
在光伏电站设计期,客户诉求开始集中在如何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发电能力和安全性方面。Hi-MO N组件采用的是182尺寸规格,已在大支架、电缆、逆变器、人工上把降本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而Hi-MO N凭借其高达22.3%的转换效率,还可以在有限面积上使光伏安装容量提高3.5%以上,以此更加节省光伏场区的BOS成本,并摊薄交流端设备成本及电站生命周期内的运营维护成本。
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可靠保障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始终以客户电站全生命周期价值为中心进行技术与产品的选择,矢志不渝地践行着稳健可靠,科技引领的品牌理念。从发布Hi-MO N组件新品到首套电站全生命周期质量标准的推出,隆基在SNEC展会上的这对王炸再一次轰动行业。
本届展会,隆基再一次用高效技术引领行业,重磅发布了首款TOPCon双面组件Hi-MO N。综合考虑Hi-MO N生命周期内的发电量与系统成本节省,Hi-MO N相对于市场主流的P型双面组件在客户端将具有更高的价值优势。
在技术标准方面,隆基通过多维度技术对标,不断保障行业领先性。在本届SNEC展会期间,隆基集中展示了高于行业基准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及客户价值标准,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保障和可靠服务。在电站建设期,对于客户担心的产品交付问题,隆基则以超过50GW的全球高效组件产能全力消除客户忧虑。除了多发电、低衰减外,Hi-MO N组件更是在节约BOS成本上体现出巨大价值。
而在本届SNEC展会上,隆基全新发布的TOPCon组件Hi-MO N,更是堪称隆基持续创新的集大成之作,性能全线提升,体验前所未有。作为会在户外运行30年以上的重要资产,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的稳健可靠对客户价值来说至关重要。
对此,隆基多年稳健优秀的财务表现和经营表现将有效支撑光伏产品的长期质保,大大消除用户的后顾之忧。TOPCon组件引领者Hi-MO N从传统单晶、PERC单晶、P型双面技术到如今在行业树立的M6、M10硅片新标准,隆基的每一次创新,都从产业价值最大化出发,加速推动光伏行业的度电成本优化。
基于N型TOPCon结构的隆基HPC电池技术,可使Hi-MO N组件具有更高的双面率、更优秀的功率温度系数与较低的组件工作温度、更佳的抗光衰性能与弱光发电表现,相比市场主流的P型双面组件可多发电2%至3%。在电站运营期,客户将把注意力集中在产品质保、稳健的发电收益及系统的运维与优化上。
而在冰雹测试中,隆基更是将测试冰雹尺寸放大至35mm以上,以此来验证组件终极尺寸的高可靠性。对此,隆基可为客户提供诸多适应不同条件、具备科技引领价值的高效产品,并为客户全方位分析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最优尺寸选型,以此提升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Hi-MO N组件采用了基于N型TOPCon结构的隆基HPC电池技术,该产品保持了182-72c的最优组件尺寸,量产转换效率达22.3%,量产功率高达570W,是一款可为大型地面电站带来超高价值及更低度电成本,有望引领行业在组件效率与发电量上突破进化的旗舰之作。6月3日,第十五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SNEC2021)于上海盛大召开。
Hi-MO N组件的发布,使隆基进一步完善了大型地面电站的产品矩阵:其中Hi-MO 4组件适合搬运、安装困难的山地应用场景;Hi-MO 5是主打产品;而Hi-MO N则更适合地表反射率高、温度高、土地有限、人工成本高的光伏应用场景。在管理标准方面,隆基的标准BOM与加严可靠性监控将全面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隆基开创了组件企业进行风洞基础与极限测试的先河,测试极限风速达60m/s,相当于17级飓风。
与此同时,隆基以自身二十余年的技术与经验积累,聚沙成塔、熔于一炉,在本届SNEC展会上重磅发布了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质量标准。此外,一贯高于行业基准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将使隆基产品的可靠性得到充分保障,实现高效发电稳定输出。
隆基致力于通过提供电站全生命周期可靠保障,来实现客户感知的提升及隆基质量品牌的全面建立。与此同时,凭借HPC电池制程零损伤、无隐裂智能焊接技术的加持,Hi-MO N组件实现了光照下无PID效应,首年衰减1%,线性衰减0.4%/年(同段位市场主流产品首年衰减一般在2%左右,线性衰减约在0.45%/年)。